根据省教育厅和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落到实处,我校已于2月24日正式线上开课,广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以坚定的抗疫信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有序的开展线上教学。各院系、专业、教研室的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活动,为宣传教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好想法、好设计、好做法、好效果,我们将系列报道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在线教学典型案例
为更好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原理教研室紧紧抓住当前疫情防控中所呈现的一个个鲜活案例,立足于当前疫情防控中所涌现出的一批批感人事迹,在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挖掘鲜活案例背后的情和理,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教研室章波老师在把疫情防控与原理课教学相结合过程中,充分运用在线教学平台“云班课”的各项功能,经过精心设计,不断提炼,把疫情防控中所能折射原理的鲜活案例与课程教学巧妙相结合,同时,把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与原理课相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课前准备阶段,在“云班课”资源板块提前发布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发布3月9日“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公开课四位专家教学视频和课件,并布置讨论思考题。引导学生在预习教材第六章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思考这次疫情防控体现了哪些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体现了哪些中国制度优势?作为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健康守护者,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期盼的成为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这些思考旨在引导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下的疫情防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相结合,运用理论来演绎中国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对中国制度优势的深刻认识。

在课中教学组织实施阶段,首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答疑互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九条一般原则的内涵进行阐释。理论是抽象的,只有现实才是具体鲜活的,也只有鲜活的事例才有感染力,才会由情入理,真正实现对理论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就是在社会主义运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把握的,所以在教学中,把看似枯燥的理论与当前鲜活生动的中国疫情防控实践相结合,使理论的呈现更加立体丰满而有温度和感召力。所以在对理论内涵阐释之后,随即展开在线专题讨论,请学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和“思政大课”四位思政专家的公开课视频观后感受,畅谈这次疫情防控体现了哪些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有什么感悟?学生有了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作支撑,对理论的理解就更加具体,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中对医学生的期盼就理解的更加深刻,在线讨论非常热烈。比如有同学就提到我国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有党的坚强统一领导,这就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所规定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实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还有同学提到这次疫情防控体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这条一般原则,而这次疫情的确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要尊重自然规律,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有同学提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等等。在谈到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时,作为医学生,同学们的职业使命感和神圣感油然而生,纷纷谈到自己的感悟,要像“思政大课”中冯秀军教授所说的那样,要做到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在随后的随堂测试中,再一次巩固大家对理论的理解,发现不足。

在课后巩固提升阶段,仍然以疫情防控作为切入点,提出思考题,这次疫情防控彰显了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请结合原理课相关理论,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这既是在巩固所学理论,又是在由理转情,实现思政课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思考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