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教育厅和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落到实处,我校已于2月24日正式线上开课,广大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以坚定的抗疫信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有序的开展线上教学。各院系、专业、教研室的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教学活动,为宣传教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好想法、好设计、好做法、好效果,我们将系列报道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机能综合实验室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部署要求,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根据《蚌埠医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课程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和基础医学院线上教学指导意见,机能综合实验室首先在思想上非常重视,教研室主任积极传达上级精神,充分征求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的意见,决定利用我校我院我室建立的省级机能实验学精品课程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率先开展机能实验学线上教学,并在钉钉开展视频会议,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备课,积极探讨实验教学线上授课的方式方法,拟订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分享全国和本教学团队老师的在线教学经验,建立实验班级、中心师生交流在线QQ群。全体教师积极讨论,为顺利开展线上教学,献计献策。最后形成将超星学习通,QQ群,腾讯课堂,钉钉课堂等平台都纳入教师的选择范围,由任课教师自行掌握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将原计划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前四周的线上课程定为科室精品课程内容两项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项目两项。通过第一周第一天课后中心问询调查,学生的反馈效果良好。也涌现出好的优秀的线上教学典型案例,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不遗余力,为探索疫情期间机能实验学线上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典型案例一
课程兼职教师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姜牧君老师,从事教学工作仅1年,但能积极准备,按照线上教学要求和机能实验学的特点,线上线下勇于学习和尝试新方法。率先在中心群交流制作经验,积极向老教师讨教,态度端正,本着“不忘初心、不忘学生”的使命,以“德高为师,行正为范”要求自己,积极落实线上教学准备,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讨论和分享,提前在超星学习通建立了虚拟班级,通过QQ建立班级群,将教学计划和上课内容及相关学习资料上传教学平台和群内,提前告知学生知晓和预习,按照教案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逐一细化,多种手段预备,有的内容进行直播,有的内容提前录制好视频,有的内容让学生自学。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制定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步教学过程,把教学各项内容、方法和要求纳入三步教学步骤中,取得良好效果。当堂课视频见附件一
机能实验预备课
授课人:姜牧君 授课时间2020/2/23,16:00
课前准备,明确细则
①联系班长;②建立班级QQ群;③于3天前要求同学下载学习通、腾讯课堂、钉钉软件做好硬件支持,并且强调进入直播间需要填写名称为“班级+姓名”以便在线点名;④提前一天发布准备课通知(2020/2/23,16:00即正式开课前一日下午),用于测试平台功能及告知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安排。
1.测试语音功能,询问学生能否听见(听见在评论区回复1)。
2.测试直播连接功能,询问学生是否有卡顿现象(评论区回复1)。绝大多数同学回复直播无卡顿则表明当前网络环境允许直播。
3.点名,核对在线人数,发布签到。

4.介绍授课方式:
①超新学习通(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203757110.html)发布的内容:包括每一章的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提前预习,也可以由老师在在线授课时安排直播授课课间预留一部分时间共大家切换平台学习。,课后及时完成习题、讨论等作用。
②直播授课首选腾讯课堂,如遇平台故障备选钉钉课堂。
③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http://211.70.128.79),学生登录号和密码是其本人的学号。
④加入机能交流群。
5.通知授课时间,按照学校教学进度表进行。
2019-2020(2)机能实验学疫情期间课程表:
[第一周(2月24日)]基本知识
[第二周(3月2日)]探索性实验设计
[第三周(3月9日)]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神经干动作电位
[第四周(3月16日)]家兔急性心力衰竭及药物的干预
6.确认班长,布置网课期间班长协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记录工作。
(每次签到、答题完成时请班长截屏记录,并于每次下课后将截屏发给老师)。再次签到请班长截屏(腾讯课堂将在2月底更新签到统计导出功能)。
7.班级分组,确定组长为开学后开展的面授课做准备。询问是否有同学电脑配置较高能协助老师完成课堂录屏工作。(如果没有可以忽略,腾讯课堂将在2月底更新回放下载功能)。
8.测试答题功能 PPT展示一个单选题,使用平台答题卡功能发布答
题。
9.下课。
10.总结
班级人数为29人,参加预备课人数高峰时达到29,低谷时人数26,基本稳定在29人。可能是部分同学网络不稳定或者切换平台至后台导致短暂离开直播间(突然有电话接入时会默认切换至后台)。
授课过程采用PPT+画中画形式展示教学PPT及老师影像,期间将老师摄像头关闭仅展示PPT时询问学生是否需要展示教师摄像头,学生表示有教师影像时真实感更强烈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
平台不足之处,目前版本仅能统计签到人数及答题人数,具体签到及答题人员名单无法导出。目前无解。本人所做出的应对措施为课前待所有学生进入直播间时可以查看直播间人员名单,对应名单确实班级所有同学都进群了再开课,课程期间关注人员数字。并且在课堂上增加与同学互动环节,例如随机插入选择题答题、抛出问答题让同学们在评论区抢答(最先回答的6位同学加平时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至于为何不让学生切换到其他平台签到是因为:1.学生已经进入直播间设备处于一个较稳定的数据传输状态,如果平凡切换平台会增加学生端CPU运行压力及网络压力,导致手机或电脑运行速度减慢,影响签到及课程效果且耽误时间。2.如果学生得知需要到别的平台签到,可能有人就不会再观看直播,只要去别的平台签到即可。
互动技巧:选择性的读出评论区发言的同学的言论及姓名并给予相应回应。
第二部分 机能实验学开学第一次课
授课人:姜牧君 授课时间2020/2/24 09:40
(一)课前准备
1.重制网课专用PPT。为获得较好的授课效果,在线课堂所用PPT不能将面授课所使用的PPT直接拿来使用。和面授课不同,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播放工具为手机,播放界面相比课堂投影来说小很多,视觉中心较小且集中。同时手机作为自发光源,光线强度较强,长时间观看屏幕会引起不适。应做出以下改变:1.需要减少PPT中鲜艳色彩的出现,将原本浅蓝白色调的PPT模板修改为黑金色调。调整PPT比例为4:3。去除不必要的背景图片,能用单色icon替代的尽量用icon替代。2.减少PPT上字数,将原本一张的PPT逐条拆分,去除动画效果,仅依赖翻页达到视觉转换。可适当插入提问语作为单独一张幻灯片,起到视觉冲击效果。

2.正常备课,熟悉授课内容。
2.1准备适当教具,本人承担课程需要演示一些操作,寻找合适的模型作为演示辅助,增添课堂趣味性。例如家兔雕塑摆件、小鼠玩具、纸制蟾蜍。
2.2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与疫情相关思政内容,如保护野生动物等。
2.3课前提前5分钟打开直播间,分享PPT首页及BGM,等待学生进入。
3.到上课时间询问学生视频音频是否正常,让班长在qq群及时催促同学们进入直播间。待人员到齐进行签到(若有人没来及时核对在线人员名单,确定没来同学,做出记录)。
(二)授课过程
4.正常进行教学,并注意与学生之间互动,
5.预计11:00理论部分授课完毕,提示同学进入学习通完成相应知识点学习,完成课后作业,并于11:30回到直播间进行讨论总结(学生转换平台期间直播间照常开启,同学可以随时回到直播间进行提问)。
6.11:40下课,完成下课前签到。
(三)课后总结
7.课后总结体会
7.1根据授课时直接查看在线人员名单以及课后平台导出的在线人员详情统计表来看班级所有同学均参与在线授课过程。但至于中途是否有同学离开的情况无法得知。
7.2授课过程中同学互动比较积极,答题也踊跃,尤其是问答题抢答(在以往面授课上给同学们布置的一道需要计算的问答题,通常是学生做完了也不主动回答,需要再三催促,而本次线上课只用了预留时间的一半学生即给出答案)。比较惊喜的是课后有一位同学要求上麦提问互动。
7.3授课时间需要调整,线上课需要5分钟左右的课前等待及确定授课环境温度的时间,并且加入了更多互动,因此比起面授课同样内容所需时间更长。需要对讲稿进行调整。
7.4安排同学们进入学习通学习的时候有部分同学表示学习通无法进入,此时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使用屏幕分享在线播放学习通上的视频给不能进入学习通的同学观看(幸好我能顺利进入学习通)。下次可以提前将学习通上的相关视频下载好,使用本地播放给学生看,防止出现我也无法进入学习通的现象。
典型案例二
中心专职教师丁海虎老师的经验体会:
在前期大量的同事探讨研究、以及蚌医疫情辅导群的充电和培训的基础上,
(一)采用的方式:
线上MOOC+线上辅导,利用超星学习通本校机能学实验网络资源,开展基于教学,学生线上自学、教师在超星平台线上辅导。
创建班级QQ群,保证在上课时间如出现超星平台打不开,可通过QQ群上传老师的课件、操作视频、教案、讲稿等,保持和学生同步,在线答疑、在线讨论辅导教学。
腾讯课堂极速版,周一下午的课程,特意在正式上课之前测试了效果,周末的时候网络条件好,效果不错。周一上午特意登录来学习通,反馈系统崩溃,做好了下午用腾讯课堂极速版授课的准备。
录播。考虑到效果,在每个PPT页面备注写好讲稿,再对每个稿件进行录音,一一插入,再录屏,完成了ppt讲解版(超星建议不采用速课录制和直播的方式)。将其上传至学习平台,作为任务点。

(二)课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两天发布上课通知,可通过学习通查看消息收达及未阅读情况。签到功能,两手准备,学习通提前编辑,于周一下午发布,并保证时长,3小时左右,防止因网络不良学生无法完成签到。另外,如果网络良好能用腾讯在线课程直播的情况下,实行上课签到,当然,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名字全部改成真实的姓名,并赋予班长为管理员的角色。
课件、讲稿、视频、进度、大纲,测验作业等的上传和任务点的设置,前期已完成大部分,设置好成绩权重。

活动:活动类型较多,选取比较利于积分统计的项目,我选择了课中测验,讨论主题,抢答环节,学习通在使用抢答环节时可设置抢答的顺序积分,也可对其他顺序的同学设置分数,按照分数大小进行阶段分布。
课程线上答疑环节,采用QQ群答疑较为方面,学习通在线聊天也可,但是手机端还是稍逊于电脑端的QQ。
(三)上课情况
1.程序:学习通签到-学习通任务点的学习(录播视频有PPT的讲解),基本可以在后台检测学生的动态,总任务点约1个小时-15:00进行在线的活动(测验、抢答、讨论等),随后进行在线答疑。

学生的反馈:网络平台有时不能记录学习成绩,希望细节方面更详细,当然大部分希望能实践操作。带着动物来示教肯定不切实际,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应强化视频的切合,拟采用虚拟的视频录制来加强引导。16:00课程结束,预告下一次课堂内容。

(四)个人体会
1.线上开设实验尤其是动物实验内容,脱离实践的教学更具有挑战性,任务点的几个动物操作视频非本中心录制,急需符合本实验中心实际环境的实验动物操作演示视频。结合虚拟仿真模拟,强化学生的代入感。
2.在课堂中融入思政教学,动物实验涉及到动物实验伦理,必须跟学生的思政教育联系在一起,理解为什么采用实验动物,又如何在机能学实验中对待动物。知识传递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医学人文情怀的培养。

印度圣雄甘地曾经说过,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一个民族的伟大及道德的高尚与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现代化目标之一,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作为医学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应将人和动物的和谐放在第一位。为此,我推荐同学们观看大型医学系列纪录片:人间世,加深对生命的理解,
